很多学生在做留学的行前准备时,仍更关注如何获得更高的GPA,如何申请奖学金。但一些真实案例表明,在国内是“乖乖生”,出国后未必能坚持立场,往往就是一些传统意义上的优秀学生,染上“污迹”。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不是来自成绩,更多的是对当地法律、社会文化缺少足够的认识,有的学生甚至对法律一无所知,结果给生活、学习带来极大的影响。
每年送学生去美国读书,每年也在处理着学生发生的一些问题,这样的案例确实不少。希望留学生必须对出国留学国家当地的法律法规、社会文化有深层次了解。
案例一
因用“我打死你”之类的话骂同学被警告
印象深刻的案例有许多,有位学生在出国后短短两个月内,遭遇被罚被警告的经历。这位学生是一个非常体谅母亲,富有爱心,用功学习的好孩子,只是脾气有点急躁。
当时,学校发来三封邮件,邮件内容一封比一封严厉,一封比一封令她替学生的未来感到担忧。三封邮件的内容聚焦一件事情,就是一个中国女孩子倾慕这个男学生,女孩子用挑衅的手段引起他的注意,男孩子无奈之下说了诸如“你再怎么怎么样,我打死你”之类的话,女孩子居然告知了学校的管理人员,男孩子在接到了学校的警告之后,觉得自己才是被挑衅的一方,没把学校的警告放在心上。这种意气用事的话,再次冲口而出。
在中国,学生几乎没有决策的权利,出了吵架打架之类的事情,一般是找家长,骂骂咧咧一阵之后,事情不了了之,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。但是在美国,一切依法照章办事,讲究结果。如果你用了“我打死你!”之类暴力性的语言攻击他人,会被老师视为对他人生命的威胁,美国人视生命高于一切。在美国,学生出事,家长要承担连带责任,比如说被罚到学校受训,承担经济赔偿,连带法律制裁。学生打架,参与的和在旁边观看的,好心劝架的,都要一并受罚,这个时候处理的方式就是走开,报警。
理性对策:熟读学校的学生手册,谨记学校的规章制度,不要挑战美国的法律法规校规。快速提升英语口语水平,收集证据,找寻证人,若遭到挑衅,用口头或者文字的方式有理有据有节地向老师陈诉。在美国,讲究的是用事实,用沟通去说话,如果因为自己的表达能力不济,就只能暂时咽下这口气。
案例二
申请调宿舍 也会被怀疑“种族歧视”
小翟就读美国东北部的一所学校,学校安排的舍友是jack,是一位黑人。作息时间、日常习惯,这位黑人大哥都与小翟有很大的差别,小翟想换同住的室友。她向校方提出调换宿舍的申请,原因是“不想和黑人同住一个宿舍”,结果校方不仅拒绝了她的申请并严重警告说,她有“种族歧视”的违法之嫌。
理性对策:严红说,美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,讲究“人生而平等”,这在宪法里是有的,因此留美学生要“慎言慎行”,避免说出或者做出有“种族歧视”嫌疑的言论和行为。小翟如果聪明,用其他的理由来告知校方,要求调换宿舍,成功几率就会高很多。
案例三
因无故缺课,收到限时离境通知
在国内上大学,你偶尔缺课是不值得一提的事,但在美国,却会面临要求限时离境的压力。
2001年9·11事件的肇事人几乎都是持着留学签证在美国的,事发后,美国政府认为留学签证被滥用。于是花费上亿美元开发了一个电脑监控系统——SEVIS系统,学校、移民局和驻外使领馆都是联网的,意在对所有在美国读书的国际学生和学者进行监控,外国学生和学者在美国读书的所在学校、所读专业、在读时间、所住地址系统上都有显示。
SEVIS系统的使用,也产生了一系列的法律规定和操作程序,比如:国际学生的语言学习期间,每周上课时间不得低于20个小时,选择课程的时候,本科生每个学期不得少于12个学分,硕士生每个学期不得少于9个学分。如果因无故缺席而无法达到以上要求的学生,会收到移民局的限时离境通知书。
理性对策:有任何关于国际学生身份方面的问题,一定要向专门负责国际事务的老师了解,放假离境美国、转学、升学的时候更要与负责国际事务的老师保持紧密的联系,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和程序之下进行运作,千万不要读着读着一个不慎,令自己的身份被“黑”掉。身份的维持比任何事情都更重要。